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近年來,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扎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縣建立起基層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機制,強化村、屯微網格治理基礎,“平安小鎮(zhèn)”在全縣遍地開花,形成了社會治理由單建向共建轉變、由管理向治理轉變、由被動向主動轉變,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xù)提升。 從“多個部門” 到“一個平臺” “一個電話,很快得到妥善解決!”近期,羅先生因街頭商販使用喇叭叫賣聲音過大造成擾民致電110報警中心,報警中心小廖接警后立即按非警情事項處理流轉至12345便民服務熱線,12345便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通過梳理分類分流至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辦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立即進行處理,只用了1個小時就妥善解決了問題。 在羅城縣,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在發(fā)生。2023年,為實現警情的快速處理,羅城縣依托12345便民服務熱線,將110非警務警情、12348司法行政服務熱線歸并到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建立訴源警情流轉機制運行,實現警情事項處理從“多部門”向“一個平臺”融合,由服務中心統(tǒng)一調度,按照警情信息“接收登記—梳理分類—分流轉辦—部門承辦—結果反饋—跟蹤督辦—辦結歸檔”的模式分流閉環(huán)解決問題。在鄉(xiāng)(鎮(zhèn))一級,也參照縣級警情分流模式,構建上下左右閉環(huán)流轉無縫銜接,實現問題快速響應、快速處理、快速解決。 羅城縣還將城管、交通、治安等重點行業(yè)、重點部位公共視頻監(jiān)控融合接入公安智慧管理系統(tǒng),除此之外,將“天網”、農村“小天網”及民間監(jiān)控系統(tǒng)資源接入公共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立“1+N”綜治視聯網、“互聯網+社會治理”的“一網通”技防模式,實現綜治信息系統(tǒng)、綜治視聯網、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應用“三網合一”,重點區(qū)域、重要場所、重點部位視頻監(jiān)控基本達到全覆蓋。 從“末端治理” 到“訴源治理” 前不久,羅城法院聯合人社、司法局、工會等部門,謝某某等8位農民工在羅城縣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 近年來,為改變過去以政府為主力,基層調解力量不足的瓶頸問題,羅城縣以縣人民法院牽頭設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組建了由檢察院、公安、司法局、人社、工會等多部門聯調隊伍,多部門協(xié)同發(fā)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還推行政法部門聯系鄉(xiāng)鎮(zhèn),政法部門領導干部聯系村、屯工作機制,由法官、檢察官、警官變身村、社區(qū)指導員,每月進村入戶開展巡網排查,按“全面排查—發(fā)現問題—提前介入—聯合調解—定期回訪”五步工作機制實施部門聯合攻堅化解,推動矛盾糾紛提前研判預警,促進訴源治理。 從“單一治理” 到“多元共治” 在羅城仫佬家園搬遷小區(qū)管委會,干群連心室、矛盾糾紛調解室、綜治中心等功能室一字排開,距小區(qū)管委會不遠處,還有社區(qū)社戒社康服務中心、社區(qū)警務室、社區(qū)圖書室、社區(qū)活動室等。 “我們不僅搬得進來,還住得下來,住得舒心舒適?!鄙鐓^(qū)志愿服務隊成員、居委會副主任韋新佐頗有感觸地說。韋新佐是第一批搬遷進來的群眾,也是第一批受益者,更是第一批社區(qū)志愿服務隊伍工作者。搬進來伊始,搬遷群眾不適應城區(qū)樓棟生活,臟、亂、差成為仫佬家園的日常。 社區(qū)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最直接感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管理,讓群眾搬得進、住得下、住得舒適也成為社區(qū)管委會頭疼的問題。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仫佬家園以黨建引領,依托“干群連心室”平臺,在社區(qū)管理上探索出以“黨建+社區(qū)網格化管理服務”“網格員+樓棟長+志愿者”的管理模式,通過黨群共建,讓群眾參與到社區(qū)管理中,實現了從管理到治理,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安置點群眾生產生活有序,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真正實現移民群眾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在村一級,羅城縣從提升群防群治力量,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機制為主抓手,按照“一村一警務助理一法官助理一法律顧問一法律明白人一婦聯主席一團支書一綜治專員”的人員結構模式,全力推進網格聯防系統(tǒng)建設,構建一級網格143個,二級網格725個,三級網格1696個,配備網格員1720名,聯防隊伍2900名,全縣142個縣行政村(社區(qū))建立聯合治理隊伍,構建同心聚力聯防聯治聯調的治理格局,逐步從以黨委政府為主體的單一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向動員多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轉變。 除此之外,羅城縣還推行“三網三聯三包”治理機制,構建聯網共治理、聯戶守平安、聯創(chuàng)促和諧的“三聯”治理格局,打通基層社會治理“任督二脈”,有力推進了基層社會治理質效。 (據《光明日報》) |